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天津法院紧紧围绕创建“无黑”城市目标,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以“零容忍”的态度向黑恶势力亮剑,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39件331人,二审审结案件10件,41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提升站位 锻造扫黑铁军
一支高素质的扫黑除恶专业法官队伍是天津法院取得专项斗争胜利的坚强保障,为此,全市法院不断加强审判力量,专门抽调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组成专业团队,并先后三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让法官们深入理解和领会扫黑除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提出实践中常见、疑难问题的解决建议和参考思路,统一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审判思路和审判标准,提升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审判水平和审判能力。
在纵深打击的同时,市高院不断加强审判指导,出台了《关于落实天津“无黑”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市高院深入剖析黑恶势力犯罪涉及的新领域、采取的新手段、呈现的新形态,针对“套路贷”案件证据标准、“软暴力”、恶势力认定标准、涉案财物处置标准等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统一证据和裁判标准。
同时,市高院与公安、检察、司法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防范打击“套路贷”犯罪的指导意见》,对相关案件审理进行有效规范和有力指导。
作为天津法院2018年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最具标志性的案件,“穆嘉案”充分展示出天津法院利剑出鞘、横扫黑恶的坚定决心。2019年1月,“穆嘉案”入选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穆嘉案”等案件的成功审理是对天津法院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检验。案件办得漂亮,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扫黑铁军也在大要案审理中得到了锻炼成长。
健全机制 深化斗争成果
日前,市二中院审结一起涉黑罪犯减刑案件。庭审中,合议庭在对其犯罪性质、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其当庭思想认识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服刑人员赵某某不符合减刑的法定条件,依法裁定不予减刑。市二中院依法作出的这一准确裁判,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要求。
截至目前,在已审结的23件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减刑案件中,均体现了从严标准,铲除其复生基础,不给黑恶势力犯罪分子留有任何逃避法律制裁的可乘之机。
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惩涉黑涉恶犯罪的同时,天津法院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惩治和线索转递工作机制,深挖关联犯罪和“保护伞”,鼓励民事、执行法官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在案件审理中,注意筛查是否存在黑恶组织采取虚假诉讼等手段,假借合法外衣掩盖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刑事审判中,建立“一案双审查制”,所有刑事案件均要审查是否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在审判工作中做到线索摸排无死角。
为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天津法院还建立协同打击机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缉枪缉爆、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在审理这类案件的同时,严厉打击与操控贩毒团伙、经营涉黄涉毒、非法持有枪支等违法犯罪手段相互交织的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
延伸职能 参与社会治理
近日,东丽区法院针对郭某等人敲诈勒索案件中,恶势力犯罪集团分别在河西区、河东区、东丽区的部分歌厅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向三个区的文化旅游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并抄送市文化和旅游局,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力度,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经营人员的行业行为规范和法治教育,切实增强抵制违法犯罪自觉性。司法建议得到积极回应,审判职能的延伸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天津法院将审判实践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把加强司法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支持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与党委、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
通过审理具体涉黑涉恶以及“保护伞”案件,重点总结梳理这些案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治理管控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行业监管工作中的弱项,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推动落实监管责任和治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新型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滋生蔓延,不断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和战果。
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市高院还制定出台了《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面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法院要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体工作部署,增强司法建议数量,提升司法建议质量,进一步发挥司法建议在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标本兼治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审理 纵深推进专项斗争
去年,天津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大量涉黑涉恶案件即将进入审判程序。
今年,天津法院不断加强审判力量,突出铁案标准,确保案件质量,加快审理节奏,提升审判效率,多措并举全面做好依法审判工作。
全市法院加强对重点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从严从快审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对即将进入审判程序的涉及“保护伞”的犯罪案件,将坚决依法从严处理;对涉黑涉恶“关系网”“保护伞”线索将深挖细掘,加强摸排,及时向有关部门移送。
为进一步做好线索翻查工作,市高院指导全市法院重点就涉黑涉恶常见罪名的刑事案件和涉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民事案件加强深挖彻查,及时发掘线索,同时对发现的疑似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强化甄别审查,对一些重要线索进行全面深入核查,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提高转递工作质量和效率。
2019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全市法院已掀起强大的攻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利剑扫黑,铁腕除恶,全力推进“无黑”城市创建,让津城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